2016-01-06 10:27:46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m.qngfsy.com/ 文章來源:紅網(wǎng)
福建永春縣達埔鎮(zhèn)洑溪村,一位90歲的盲人黃老伯,在一座年久失修有百年歷史的簡陋古厝,獨居了整整70年。盲伯5歲失明,17歲父親去世,20歲母親去世,他曾結(jié)婚,但因家庭貧困,妻子不辭而別,未留下子嗣,之后就一個人過起了漫長的獨居生活。盲伯生活困頓,煮一次稀飯有時吃三四餐,“有時蒼蠅、蟑螂爬到剩菜里,看不到也就吃進肚里了”。逢年過節(jié),只能獨自待在黑暗的古厝里,每想到此都不禁潸然淚下……最近,一位民間愛心人士,將盲伯的生活境況拍成視頻并放到網(wǎng)上,引發(fā)強烈關注。(1月5日中國新聞網(wǎng))
這是又一則令人心酸的新聞,之所以說“又”,是因為類似新聞不時見諸媒體。不同之處是,悲慘的境況各有各的不幸。共同點是,孤寡老人風燭殘年時,得不到應有的救助,當?shù)卣戎鷻C制失靈,造成救助“失明”,讓急需救助者孤苦無助,處于自生自滅的境地。
接受救助,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quán)利。任何公民,在失去勞動能力、老弱病殘孤苦無助時,政府必須出手救助,這是職責所在。事實上,各地建有救助制度,但由于對公民被救助權(quán)利的漠視,相關機制往往運作失靈,處于“失明”狀態(tài),對應救該助公民視而不見。像盲伯這樣,年逾九旬獨居百年古厝70年,經(jīng)常有民間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當?shù)卮逦瘯版?zhèn)政府有關部門,不可能不知道。更大可能是選擇性“失明”,重大節(jié)日要送溫暖時,就會想起盲伯,領導上門噓寒問暖一番,拍拍新聞,平常日子卻視而不見,眼睛比盲伯還盲。這種情況下,盲伯不像個急需救助的對象,反成配合領導“慰問秀”的“道具”,令人唏噓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發(fā)現(xiàn),達埔鎮(zhèn)是永春縣的著名革命老區(qū),也是著名僑鄉(xiāng),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盲伯所在的洑溪村還被評為鎮(zhèn)里先進單位和泉州市生態(tài)村,村民靠種植業(yè)致富,生活達到小康水平。(2014年12月23日閩南網(wǎng))但是,一個先進基層單位,市級生態(tài)村,村民生活又達到小康水平,鎮(zhèn)村兩級經(jīng)濟發(fā)展良好,卻讓一位九旬盲伯獨居陋室70載,救助機制形同虛設,處于“失明”狀態(tài),無疑使“革命老區(qū)”和“僑鄉(xiāng)”之名蒙羞,有損政府形象。
政府救助,對某些特別需要人士而言,是生存的最后依靠,按目前經(jīng)濟發(fā)展條件,各地完全可以做到應救盡救,不應該選擇性“失明”,想救助就救助,不想救助就當作沒看到。有關部門有必要睜大雙眼,看看自己轄區(qū)有無“盲伯第二”,別讓他們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得不到應有救助。
媒體曝光后,可以預料的是,有關部門領導會“高度重視”,“迅速”登門探望,“馬上”派人接盲伯到養(yǎng)老院,讓其安度殘生……盲伯的境遇,真會如老套劇情橋段一樣,迎來峰回路轉(zhuǎn)嗎?文/徐林生
相關內(nèi)容推薦:
下一篇:沒有了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