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0 14:58:50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m.qngfsy.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近期王者榮耀這個游戲很火,前陣子有個帖挺火,說的是現(xiàn)在的小學生追逐打鬧時喊的不是“天馬流星拳”了,而是李白的詩,比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但愿長醉不愿醒”,“今朝有酒今朝醉”,這都是手機游戲《王者榮耀》中李白的臺詞,足見此游戲火爆程度!
喜歡一個英雄!愛上王者榮耀!記得愛屋及烏!涉及的歷史人物考點也要愛上哦!這些游戲角色都可能是今年考題,尤其是行測常識部分,歷史人物常識經(jīng)常會考,比如你看這道真題↓↓
臥薪嘗膽 勾踐 (2008年黑龍江行測真題)
a.鑿壁借光 匡衡 b 開誠布公 曹操
c 完璧歸趙 廉頗 d 江郎才盡 周瑜
答案肯定是D啦,江郎才盡說的是南朝的江淹!
廢話不說,直接上干貨!下面是華圖教育整理的公務員考試歷年真題中涉及王者榮耀英雄人物考點的真題,趕快來看一看!
11、2015年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
酒可以渲染氣氛,有助于談興,故浪漫倜儻的詩人無不喜歡這個調(diào)兒。二十來歲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據(jù)說他在寫《滕王閣》七言古詩和《滕王閣序》時,先磨墨數(shù)升,繼而酣飲,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來后抓起筆一揮而就,一字不易。李白當年奉召為玄宗寫《清平調(diào)》時,也是在爛醉之下用水潑醒后完成的。“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他的《將進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寫酒的詩拿去壓榨,也許可以榨出半壺高粱酒來。劃橫線的句子說明李白:
A. 是最鐘情于酒的詩人
B. 寫了很多關(guān)于酒的詩篇
C. 寫酒的詩多為經(jīng)典之作
D. 酒是寫詩時不可或缺的
【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指出酒有渲染氣氛,助興的效果。之后通過敘述王勃和李白在飲酒之后作詩。尾句中“把李白所有寫酒的詩進行壓榨,能榨出半壺高粱酒”突出了李白詩中濃濃的酒味,說明李白關(guān)于酒的詩篇很多,故答案選B。D項中酒對于寫詩不可或缺,說法過于絕對,予以排除。
12、國家公務員行測真題
晚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14至15世紀)的歷史大事是( )
A.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shù)
B.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C.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
D.英國工業(yè)革命
【答案】D,【解析】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shù)是在1041~1048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形成于1514年,發(fā)表于1543年(16世紀)。晚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是在1206年,英國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在18世紀。但是相比較而言,“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比“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更符合“歷史大事”的要求。
13、2014年兵團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
下列選項中著名戲曲與其最初所屬劇種及主要流傳地區(qū)搭配正確的是:
A. 《牡丹亭》—昆曲—云南
B. 《鍘美案》—京劇—北京
C. 《紅樓夢》—越劇—廣東
D. 《花木蘭》—評劇—河北
【答案】B【解析】解析A選項錯誤,應該是《牡丹亭》—昆曲—江西;C選項錯誤應該是《紅樓夢》—越劇—上海;D應該是《花木蘭》—豫劇—河南;B選項正確《鍘美案》是京劇的傳統(tǒng)劇目主要流行于北京。
14、2013年湖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
《三國演義》開篇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這句話未必準確,因為:
A.事物的發(fā)展需以條件為背景
B.事物的本質(zhì)不以時間為轉(zhuǎn)移
C.事物的質(zhì)變從量變開始的
D.矛盾雙方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
【答案】D!窘馕觥勘绢}考查哲學常識的矛盾論。“分”與“合”是兩個相互矛盾的事物,本題中強調(diào)“分”與“合”二者的互相轉(zhuǎn)化,沒有體現(xiàn)A、B、C、三項的原理。
15、2017國考行測真題
自明清以來,大眾對于國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國”,這主要得力于羅貫中所寫的史傳文學《三國演義》!度龂萘x》“據(jù)實指陳,非屬臆造”,但題材取舍、人物描寫、故事演繹則廣納傳說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藝術(shù)虛構(gòu)。在受眾那里,《三國演義》經(jīng)常被當作三國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學誠稱其“七分實事,三分虛構(gòu),以至觀者往往為之惑亂”。這種“惑亂”,就是信史與史傳文學兩者間的矛盾性給讀者帶來的困惑。“文”與“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會導致“惑亂”。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 )
A.史傳文學的生命力在于適度的史學真實性
B.史傳文學是文學性與史學價值的對立統(tǒng)一
C.人們應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評價史傳文學的重要標準
【答案】C。解析文段以《三國演義》為例,指出受眾誤將《三國演義》當做信史,感到“惑亂”的問題,隨后進行分析,指出原因在于信史和史傳文學的矛盾性,尾句通過轉(zhuǎn)折詞“固然……但……”引出重點,強調(diào)“文”與“史”不能混淆和相互取代的觀點,并進行反面論證,因此文段的重點強調(diào)的是大眾不能以‘文’代‘史’”,對應C項。A項“生命力在于史學的真實性”為無中生有的表述,B項“文學性和史學價值的對立統(tǒng)一”非文段強調(diào)的重點,文段強調(diào)是不能以“文”代“史”。D項“‘文史分家’”與文段“‘文’與‘史’固然不可分家”的說法矛盾,排除。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