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17:53:17 三支一扶招聘網(wǎng) http://m.qngfsy.com/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導讀】華圖三支一扶招聘考試網(wǎng)人民日報發(fā)布:2020陜西三支一扶時政社會熱點:為祖國發(fā)展建言獻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華圖三支一扶考試微信公眾號(htszyf),報班請撥打全國咨詢熱線:4006-01-9999
陳俊武:1927年生,祖籍福建長樂,生于北京。194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化工系,曾擔任我國煉油工藝“五朵金花”之一的中國第一套60萬噸/年流化催化裂化煉油裝置設計師,一生組織多個國內重點石油化工項目。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初見陳俊武,他正雙手舉著報紙,神情專注地閱讀……雖已93歲,但記者問他是否經(jīng)?磮螅J真地回答:“要看。跟發(fā)達國家比,我國煉油等技術還有些許差距,常學?,才能跟上時代。”
耄耋之年的他,一生與祖國石油發(fā)展相連。早年帶頭建造我國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中年指導攻克了煤質烯烴的世界性難題,如今仍拼搏在一線,為我國石油發(fā)展建言獻策、培養(yǎng)人才。“我的一生從未停步,直到今天,我還在學習……”
“科學研究最忌諱的是,一有成績,就沾沾自喜,想歇歇腳”
6點半起床閱讀、散步,8點半,到辦公室搜集資料、數(shù)據(jù),與學生討論課題,有機會還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退休30多年,陳俊武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tài),工作治學,未曾懈怠。
“他心里裝的是國家和事業(yè),從沒有想過自己。”負責陳俊武起居生活的陳濤告訴記者,陳俊武生活從不講究,但學習、工作總是精益求精。雖是碩果累累的資深院士,但他那種拼搏的勁頭和49年前并無二致。
1961年,大慶油田快速發(fā)展,給國家提供了充足原油,但國內煉油技術發(fā)展稍顯乏力,“像有了好大米,卻依然吃不上香噴噴的白米飯。”陳俊武說,流化催化裂化是煉油工業(yè)的關鍵技術,投資少、操作費用低、原料適應性強,但這類裝置全世界僅有幾十套,技術被層層封鎖。
為改變這一面貌,國家提出自力更生開展五項新技術攻關,被稱為煉油工藝的“五朵金花”。34歲的陳俊武受命“挑大梁”,擔任建造我國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的設計師。
“建立一個完整的新煉油廠,上到儀器儀表、大小閥門,下到粗細管線、器件之間的聯(lián)動,都完全靠自己琢磨。”陳俊武回憶:1962年到古巴考察期間,四名石油部工程師冒著戰(zhàn)爭危險,拍下400卷膠片,寫滿20多個筆記本,搜集到幾萬頁資料,這幾乎成為煉油廠建設的一手資料。
“我們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相連,激勵著我們不斷攻堅克難。”1965年5月5日,經(jīng)過4年多艱苦攻關,我國第一套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安裝的60萬噸/年流化催化裂化裝置在撫順石油二廠建成投產(chǎn),催開了我國煉油工業(yè)新技術的“第一朵金花”。
“科學研究最忌諱的是,一有成績,就沾沾自喜,想歇歇腳!我國曾落后先進技術20年,要想實現(xiàn)‘齊步走’,就必須具備自我研發(fā)實力。”為保證人才不斷代,陳俊武退休后積極開設催化裂化高級人才培訓班和中國石化高級人才研修班。通過幾代人努力,我國目前已建成不同類型催化裂化裝置200多套,每年處理原油近2億噸,催化裂化工藝技術水平長期穩(wěn)定在國際先進水平。
“科研人員不能講‘可能’,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
陳俊武看起來很隨和,可接觸過他的人卻說:“這是個較真的人”。這一點,與陳俊武共事數(shù)十年,曾任洛陽工程公司副總工程師的陳香生最有感受:“前段時間,幾個業(yè)內朋友想請陳院士掛名他們的科研項目,陳院士看后直接拒絕。他認為項目中仍有問題沒有解決,不愿意只照顧面子。”
最讓陳香生感到意外的是,陳俊武“較真”起來,“連自己的面子也不給”。
1995年,陳俊武曾出版過一本專著《催化裂化工藝與工程》,2005年再版,2015年發(fā)行第三版,全書共1606頁252萬字,凝聚了他畢生的科學實踐與研究創(chuàng)新。
2018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欲將該書三個版本都收錄入中國新建的催化史料館,陳俊武簽字準備寄出時,卻突然反悔。原來,第二版和第三版中有一個方程式轉化率因子數(shù)據(jù)適用范圍有偏差。第二天,陳俊武立即打印了一個勘誤說明,將兩版內哪幾頁、哪個方程式、哪個表格引用錯誤,標注得清清楚楚,以這種形式向讀者致歉。
“發(fā)現(xiàn)錯誤,就必須予以糾正,要對每一個數(shù)據(jù)負責、為國家負責。”陳俊武的這種“較真”,也源自對自己科學研究的篤定。
20世紀80年代初期,陳俊武應蘭州煉油廠之邀,建設一套年加工能力50萬噸同軸式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但是,有人從技術角度對設計方案安全性提出質疑。專門論證會上,氣氛緊張,質疑的人仍在堅持:“這有可能出事故……”“出了問題誰負責?”陳俊武并不是聽不進意見的人,但他對自己的精心測算更較真,他堅定地說:“出了問題,我陳俊武負責!”
1982年,凝聚著陳俊武團隊心血的蘭州煉油廠裝置建成投產(chǎn),當年就收回4000多萬元的投資,并把我國煉油技術水平推進了一大步。這項技術1984年獲得全國優(yōu)秀設計金獎,1985年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科研人員不能講‘可能’,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
“年輕人才是未來的希望”
陳俊武自己一生進步不止,但他明白“年輕人才是未來的希望”。這些年,他所培養(yǎng)的新一代優(yōu)秀工程師,在專業(yè)領域都有不小的成就。
“他們還在成長,要多給他們機會。”很多學生在申報新課題時,陳俊武都會提供悉心指導。申報技術成果時,學生把陳俊武的名字寫上,陳俊武都會偷偷把名字劃掉。
“他對自己一直都很‘小氣’。”他的家人曾經(jīng)講過一件事,有一次陳俊武在路上不小心扭傷了腳踝,疼得臉色發(fā)白……其實只需要打個電話,單位就會派車來接他。“但他堅持不占用公共資源,硬是自己努力站起來,一瘸一拐往家走……”家人說,這些年,陳俊武將自己所得的獎金捐給學校、優(yōu)秀教師,獎勵年輕科研工作者。“年輕人沒了后顧之憂,才能為祖國更好地做貢獻。”陳俊武以一己之力,為科技發(fā)展不斷鋪路。
現(xiàn)在,陳俊武不再長期處在科研一線,但仍然關心著我國重大工程技術研發(fā)和宏觀戰(zhàn)略性課題創(chuàng)新。能源替代和碳排放,是他當下最關注的兩個課題。其實,退休后的陳俊武主動學習了多領域的知識,單在中國碳減排戰(zhàn)略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就發(fā)表了多篇高質量論文。
“創(chuàng)新就是要不斷發(fā)現(xiàn)和思考新的問題。我的一生,一直在努力。”從20多歲觀察鼓風機特性幫車間“每小時省25千瓦時電”,到設計一個催化分餾塔取代常壓和減壓兩個分餾塔,再到流化床催化劑的兩段氧化再生……陳俊武的輕描淡寫,正是他一生追求創(chuàng)新的縮影。
“技術引進永遠不能代替開發(fā)。作為科研人員,要時刻牢記使命,絕不做技術的買賣人。”采訪結束后,陳俊武與記者告別后,隨即又拿起手邊的課題材料,認真地閱讀起來……
(時巖參與采寫)
貼心微信客服 | Q群福利小灶 | ||
微信號:華圖三支一扶(htszyf) | 2020三支一扶備考群:759175871 | ||
領取2020備考禮包 | 加群免費領取時政資料 | ||
考試資訊搶先看,專業(yè)客服答疑 | 點擊加入三支一扶備考群 |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上一篇:2020吉林三支一扶時政社會熱點:科研人員不能講‘可能’
下一篇:沒有了
白天:8:30-17:30 | 晚上:19:3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