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 15:40 三支一扶考試網(wǎng) http://m.qngfsy.com/a/szyf/ 作者:互聯(lián)網(wǎng)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在三支一扶公共基礎知識常識部分的考試內(nèi)容中,中國古代一些制度,如科舉考試制度、賦稅制度、禮儀宗法制度等都是是經(jīng)常會涉及到考題的內(nèi)容。接下來,華圖三支一扶考試網(wǎng)將重點介紹中國古代的一些重要的禮儀宗法制度和關于禮儀宗法制度的相關考題。
宗法是中國古代社會血緣關系的一種準則,其主要的精神是嫡長繼承制。與此相關,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禮儀制度,簡要介紹如下:
一、冠禮和笄禮
冠禮是成人禮,是給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禮儀。在氏族社會,男女青年發(fā)育成熟時要參加一種“成丁禮”,這樣才能成為自己部落的正式成員,享受應有的權(quán)利和履行應盡的義務。冠禮應當是從這種“成丁禮”演變而來的。《禮記·冠義》說,冠禮是“成人之道也”,“將責成人禮焉也”,要按照“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四個方面的禮的規(guī)范加以約束,使之成為具有“孝、悌、忠、順”完美品德的人。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歲許嫁之時舉行笄禮,結(jié)發(fā)加笄,也要取“字”。結(jié)發(fā)是將頭發(fā)梳成發(fā)髻,盤在頭頂,以區(qū)別童年時代的發(fā)式。禮經(jīng)中并無笄禮詳文。女子到了20歲,雖然還未許嫁,這時也要舉行笄禮,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二、喪禮
以《儀禮》的記載為主要依據(jù)的中國古代喪禮制度,等級分明。同樣是死,說法就尊卑有別,“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喪禮也有不同的等級。
三、避諱
避諱實際上是一種反映封建禮法的忌諱,即遇到與君主、尊長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種方法回避。
⑴國諱:如秦始皇嬴政時,改正月為端月,其父名子楚,《呂氏春秋》就改楚為荊;漢高祖劉邦時,改邦為國。
⑵避圣人、尊者諱:漢淮南王劉安之父劉長,避長而用修;蘇軾為避父(蘇序)諱,就改序為引,蘇轍則改序為敘。
⑶避惡人諱:人自宋后少名澮,我到墳前恥姓秦。
⑷其他忌諱:古人諱言錢而曰“孔方兄”,諱言大小便曰“更衣、出恭”,諱言死則曰“駕崩、仙逝、坐化、作古”等。
四、年齡稱謂
古人對不同的年齡階段,往往有專門的名稱。掌握這些常見的稱謂,對讀書為文當有所裨助。
襁褓:原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后來以此來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垂髫、髫年:借指幼年。髫,兒童頭上扎起來下垂的短發(fā)。三四歲到八九歲。
總角:借指幼年。古代未成年者把頭發(fā)扎成髫,叫做總角。十五歲左右
束發(fā)、成童:十五歲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fā)為髫。
及笄:女子十五歲左右。笄,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歲時就把頭發(fā)簪起。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知命、半百:五十歲。
花甲:六十歲。
古。浩呤畾q。
耄耋: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期頤:一百歲。
《論語》:“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附錄:其他宗法禮儀名詞
1、七廟
歷代帝王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廟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后以七廟為王朝代稱。
2、六親
《左傳》中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
《史記》中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后泛指親人 3、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4、五常:也叫“五倫”,使封建禮教所規(guī)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得多關系。
5、三從四德
“三從”指婦女幼從父,出家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指婦德、婦顏、婦功、婦容。這都是古代奴役婦女的精神枷鎖。
6、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7、三牲
祭祀用的牛、羊、豬。
【例題】
1.《說文解字》解釋說:“宗,尊主廟也”,也就是說,宗法的“宗”本意是宗廟,這說明我國古代的宗法制紐帶是( )
A.財產(chǎn) B.地域 C.信仰 D.血緣
2.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而是用專門的稱謂來代替,下面的年齡稱謂從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
a.束發(fā) b.而立 c.垂髫 d.總角 e.期頤 f.弱冠 g.耄耋 h.不惑 i.花甲 j.豆蔻
A.b-j-e-h-a B.c-d-a-f-i C.a-c-e-f-j D.d-f-i-j-b
【答案】
1.D 2.B
(編輯:cbb)
下一篇:沒有了
華圖教育客戶端下載